年羹尧倒台,身处后宫的华妃也必须要下线,为了不让皇帝落下一个薄情的名声,就得让华妃下线的理由心服口服,于是有了曹贵人的揭发之举。
曹贵人敢站出来说出华妃的种种罪行,并不是因为年羹尧倒台华妃没有靠山了。
曹贵人不傻,揭发华妃的罪行势必会牵连自己。她之所以敢说,是因为得到皇上的默许。
可皇上不愿意相信华妃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,毕竟是宠爱了多年的爱妃。
所以皇上和太后说,华妃做的很多坏事都是曹贵人的主意。这里其实为曹贵人下线埋下了一个伏笔。
曹贵人因为揭发华妃有功,当场就被皇上升为襄嫔,襄,助也,也就是说曹贵人在处理年羹尧一事中帮助了皇上。
既然是有功之人,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皇帝悄无声息毒死了呢?
曹贵人急功近利,没有看透皇上的心意
华妃被降为答应以后,曹贵人屡次向皇上进言要杀了华妃,这让皇上非常反感。
年羹尧虽死,可皇上并没有打算处死华妃,甚至和太后承诺日后会给她留个贵人身份。
曹贵人这么聪明,可是竟然没有看不到这一点。曹贵人升了襄嫔以后就有点飘了,她不像以前那样瞻前顾后,也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得知华妃不安分时,曹贵人建议杀之,以平后宫之愤。此时曹贵人太急功近利,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。
华妃平日里树敌颇多,如今犯了这么多错误,可还是没有被处死。这让很多人都看着心里着急,曹贵人劝皇上杀了华妃,以平息后宫众人的愤怒,这一点说得没错。
曹贵人领会到了后宫嫔妃的心意,可没有看透皇上的真正意义,曹贵人以为皇上既然默许了她的揭发,定是恨透了华妃。
但华妃犯的错并没有真正触碰到皇上的底线。甚至当得知华妃罪行的时候,皇上只说了,查,查她周围的人,你看,这不是转移注意力嘛!
皇上已经认定了曹贵人和华妃是一伙的,这个时候曹贵人要杀华妃,在皇上眼里,这是背主忘义的行为,皇上自然不会留这样的人在身边。
皇上根本就不在乎曹贵人
华妃曾说过,如果没有她,曹贵人是没命生下公主的。曹贵人之所以能成为皇上的妃嫔,离不开华妃的提携,华妃是需要她为自己出谋划策的。
曹贵人能受到宠幸全是因为华妃,皇上并没有中意她。从全剧来看,皇上私下召见曹贵人的次数屈指可数,大多数的出现都是为了要替华妃出面解决问题。
当初甄嬛送了一盒蜜合香给曹贵人,这才试探出浣碧和曹贵人的计谋。
一盒香料就收买了曹贵人,这说明了曹贵人平时的吃穿用度有多节俭,用甄嬛的话说,她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东西。
皇上每次发放贵重物品的时候,曹贵人也从来不在其中。先有曹贵人挑拨皇上和甄嬛的关系,后又心狠手辣出卖旧主。这些事情加起来让皇上对她更加反感。
太后知道了皇上的心思,表示这样的人不留也罢,还好皇上并没有多宠爱她。就这样,在皇上和太后的授意下,曹贵人被身边的宫女下药,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下线了。
曹贵人心思深沉,知道和皇上之间没有感情,只想着为自己的女儿奔一个好前程,不曾想过没有宠爱的妃子,终究是说没有就没有了。
曹贵人的死,少不了甄嬛的神助攻
当年华妃和甄嬛两个人在后宫势力相当。曹贵人也算聪明,眼看着华妃要失势,正巧甄嬛找到她,想与她联盟,曹贵人便左右逢源,等待时机。
眼看年羹尧倒台,华妃也将失势,后宫的嫔妃总算出了一口恶气。甄嬛对眉庄说该是用人的时候了。
相信甄嬛定是许诺曹贵人条件,她这才当着众多嫔妃面前,将华妃做过的事情全部抖落出来。
甄嬛没拿曹贵人当姐妹看待,甄嬛早就看到出曹贵人不可交。两个人合作只是暂时的,这样一个阴谋心狠的人,甄嬛怎么能留着她。
华妃出事以后,甄嬛在花园遇到曹贵人,两个人正在闲聊的时候,端妃救了正在玩耍的温宜公主,甄嬛看见端妃看温宜的表情,心中有了打算。
与曹贵人相比,甄嬛更青睐于拉拢端妃。端妃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,什么都不缺,唯一遗憾就是没有子嗣。
甄嬛先是对端妃说看着温宜很喜欢她,又试探着端妃愿不愿意养温宜。这话简直就是说到端妃的心坎上了,甄嬛赶紧表态,愿意尽力一试。
没过多久,曹贵人就因病去世了,端妃也顺理成章地抚养了温宜公主,从这一点来看,想必甄嬛在皇上面前也吹了不少的风。
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曹贵人虽然心思缜密,可是势单力薄,更没有显赫的家世。
既没有宠爱,也没有家世,皇上说杀就杀。曹贵人心计再深,也不能去触碰一个帝王的底线。
曹贵人这一生是悲哀的,她才不出众,貌不惊人,只能依附在华妃身上,虽然替华妃解决了很多问题,但华妃对她是非打即骂,并有人拿她当人看待。
身为皇上的嫔妃,从来没有得到过皇上爱,在后宫之中生活的节俭朴素。华妃下线以后,本想着好日子就要来了,可是还没来得及享受,就草草结束了一生。
曹贵人精于算计,可最后也因为算计丢了性命。现实生活中,爱算计的人总以为自己很高明,其实只是旁人不愿意说穿而已,真心待人,用心做事,才是做人的根本。